欢迎登陆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当前位置:首页> 医院动态 > 健康教育

【健康科普】立秋后如何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发布时间:2025-08-12

“暑未尽,秋已至”,夏秋交替,贪凉或饮食不当易引发消化不良、急性肠胃炎、慢性胃炎、食管炎、过敏性肠炎、细菌性菌痢、食物中毒、肠道蛔虫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立秋后人体生理机能调整,胃肠道对温度变化敏感,易出现功能紊乱,导致胃肠道蠕动节律改变、消化液分泌失调,从而引发消化不良。秋季天气凉爽,食欲旺盛,胃和十二指肠负担加重,此外,饮食结构改变,如突然摄入过多油腻、高蛋白或难消化食物,加上不规律饮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使得这些疾病在秋季较为高发。

立秋后可通过以下多方面措施防治消化系统疾病:

饮食调整: 

遵循饮食原则:遵循“少辛多酸”原则,少吃辣椒、生姜等辛辣食物,多吃山楂、葡萄、柚子等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滋养胃肠。 “秋季萝卜赛人参。”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出现燥热、消化不良等问题,吃萝卜有助于缓解这些不适。

注意饮食卫生:“秋瓜坏肚”立秋之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另外餐具要定期消毒,还要注意预防冰箱食物储存不当引起的肠炎。

保持合理餐食:保持定时定量进餐,不要暴饮暴食,有助于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选择适宜食物:可选择一些具有特定功效的食物,如银耳羹加南杏仁可润燥通便;茯苓山药粥搭配芡实能健脾祛湿;纳豆、秋葵等可补充益生菌,其黏液能保护肠道。

起居注意:

腹部保暖:“一场秋雨一场寒”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尤其注意腹部保暖,晚上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避免腹部着凉,因为腹部着凉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适度运动:

“立秋之日凉风至,运动锻炼好时机。”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冬季的到来做好准备。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3 - 5次,每次30 - 60分钟,能增强体质,提高胃肠的消化功能。

心态调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季容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胃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情绪器官”,消极情绪可导致胃酸分泌增加或胃肠动力低下,积极情绪则促进消化。情绪波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秋季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豁达心态对身心健康有益,正所谓“心宽体自安”。

辅助保健:

穴位按摩:按摩腹部和脚底的穴位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常用的穴位有关元穴、足三里、太冲等,每天按摩这些穴位,每次10 - 15分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消化不良。

饮用养生茶:秋季可适量饮用一些养生茶,如姜茶、普洱茶、荷叶茶等,这些茶叶具有温中健脾、消脂减肥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延误病情。(供稿:赵忠芳)

微信咨询平台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 菏泽医专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