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幼儿急救知识,筑牢校园安全防线,11月13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专业医护人员闫彬同志受邀走进牡丹区南城中心幼儿园,为大二班43名小朋友和3位老师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儿童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知识讲座。

气道异物梗阻是婴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发生突然且情况危急。针对幼儿园小朋友的理解能力,本次讲座的主讲人精心准备了名为“不让食物‘乱跑’”的PPT课件,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将专业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转化为孩子们能听懂、能记住的“超人拥抱”和“剪刀、石头、布”两个步骤。
“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呼吸滑梯’,空气小精灵在这里滑上滑下。如果食物不听话也跑来玩,就会把滑梯堵住,非常危险!”讲座中,主讲人通过生动的图示,首先让孩子们理解了气道梗阻的原理和危险性。她引导孩子们识别被食物卡住后的典型表现:说不出话、咳不出声、会用手抓着脖子,脸会憋得通红。
“看到小伙伴遇到危险,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主讲人问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大声叫老师!”在强调了“第一时间呼叫大人”这一关键原则后,讲座进入了最重要的实操环节—— “超人拥抱”急救法。
“第一步,比一个‘小剪刀’,找到肚脐眼上面的位置;第二步,握一个‘小石头’,用拳头顶住那里;第三步,包上一块‘大布’,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像挤番茄酱一样!”主讲人一边用朗朗上口的口诀讲解,一边邀请老师上台进行标准动作示范。孩子们看得目不转睛,并在台下伸出小手,认真地跟着一起比划着“剪刀、石头、布”的动作,在模拟中掌握了急救的要领。

除了教给孩子们急救方法,主讲人还重点讲解了如何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他提出了“吃饭三要原则”:要坐直吃、要细嚼慢咽、要专心吃,并列举了坚果、果冻、粘性食物等“危险食物清单”,提醒孩子们在食用时务必小心。同时,他也纠正了常见的错误处理方式,如“不扣喉咙、不喂水、不乱拍背”,确保老师们掌握科学、规范的处置流程。
整场讲座气氛活跃,互动频频。南城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深入浅出,形式新颖,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会了救命的知识,也让老师们巩固和规范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受益匪浅,对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是一次极大的促进。
“保障儿童生命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能用专业知识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增添一份保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我院医护人员表示,希望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的种子,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
此次讲座得到了园方和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将持续开展此类健康科普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守护儿童生命健康贡献力量。(供稿: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