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红色家规》这本书,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庭世界。字里行间,展现出的不仅是一个个家庭的家风家训,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用一生践行的信仰与坚守。那些质朴却掷地有声的家规,如同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在阅读中深受触动,感悟良多。
书中老一辈革命家的家规故事,无不彰显着他们对信仰的忠诚与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夹着尾巴做人”,他自己以身作则,生活简朴,不搞特殊化。在三年困难时期,毛泽东带头不吃肉,与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他的女儿李敏、李讷在学校读书时,从不因自己是毛泽东的女儿而搞特殊,她们和普通同学一样,徒步上学,吃食堂的饭菜。这种严于律己、不搞特权的家规,让子女们在平凡的生活中锤炼品格,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伟大领袖对家人的殷切期望和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
周恩来总理的“十条家规”同样令人敬佩。“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费……”这些家规细致入微,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周恩来总理用这些家规,为亲属们划定了行为的边界,也为全党树立了廉洁自律的榜样。他一生清正廉洁,没有给亲属留下任何物质财富,却留下了一笔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严格的家规和高尚的品德。
红色家规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与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高度契合。革命先辈们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这种为民情怀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在医院,患者是我们服务的核心,他们带着病痛与希望来到这里,我们的责任就是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温暖的医疗服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践行红色家规中的为民精神。一方面,组织党员医护人员开展志愿服务,深入社区、乡村进行健康义诊,普及医疗知识,为群众送去关怀;另一方面,在医院内部推动服务流程优化,简化就医手续,改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让每一位患者都能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爱,感受到党的温暖。
红色家规强调的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精神,也是医院党务工作者提升自身修养、推动医院发展的重要指引。医疗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面对复杂的病情、繁重的工作任务,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同时,在医院党建工作中,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通过组织专题学习、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党员队伍,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红色家规》是一本内涵丰富的精神宝典,为医院党务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红色家规,将其中的精神内涵融入到医院党建工作和医疗服务的实践中,以红色家规为镜,铸医院党建之魂,为推动医院发展、守护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红色精神在医疗行业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行政综合管理部第二党支部 徐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