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入研读《医药领域廉洁教育案例读本》《以案为鉴》等书,书中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一句句振聋发聩的警示,如重锤叩击心灵,使我深受触动与教育。这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精神淬炼,让我对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有了更迫切的自觉。
一、 以案为鉴,常怀敬畏之心:腐败并非遥不可及
书中详实剖析的案例,清晰地呈现腐败并非只存在于“高位”或“要职”,也并非一蹴而就,它往往发端于“小节”的失守,滋生于“微利”的诱惑。看到一些原本优秀的干部,因一念之差、一次侥幸,从接受小额“意思”开始,逐步滑向巨额受贿的深渊,最终身陷囹圄、家庭破碎、事业尽毁,其结局令人扼腕叹息。
这些“身边人”、“身边事”的教训,使我深刻体会到腐败的腐蚀性、隐蔽性和巨大危害。它警示我们,思想防线的缺口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便会汹涌而至。通过学习让我明白,清廉关乎个人政治生命、家庭幸福和职业尊严的坚实底线。作为共产党员必须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警醒,常怀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对权力、对诱惑、对后果心存敬畏,真正将“不敢腐”的震慑内化为“不想腐”的自觉。
二、 反躬自省,明晰风险之源:岗位职责即是廉洁阵地
我的工作涉及医药回扣、收受红包等医疗领域腐败现象,虽然岗位平凡,但职责同样重要,也潜藏着特定的廉洁风险点。在临床工作中,是否存在被“围猎”的可能?在与服务对象交往中,是否可能因人情、面子而模糊了原则边界?值得深入思考。
书中案例的剖析,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自身可能存在的思想松懈之处和潜在风险。它促使我清醒认识到廉洁风险并非仅存在于重大决策关头,更渗透于日常工作的点滴细节之中。任何岗位都非廉洁的“绝缘体”,唯有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时刻检视自身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才能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必须牢固树立“岗位即责任,履职须廉洁”的意识,将廉洁要求内化为职业操守的核心部分。
三、 知行合一,践行廉洁之诺:行动是最好的明证
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此次廉政读书分享活动,不仅深化了认识,更激发了我将廉洁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坚定决心。我将以此为契机,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1. 持续深化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不仅要学习党纪国法,更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实质;不仅要读廉政书籍,更要关注时政动态和反腐倡廉新要求,让廉洁意识真正入脑入心。
2. 严守纪律规矩,划清行为边界。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党纪法规为标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 注重小事小节,坚守清廉防线。深刻理解“堤溃蚁穴,气泄针芒”的道理。从拒绝一顿不该吃的饭、不收一份不该收的礼、不办一件不该办的事做起,慎独、慎微、慎初,管住手、管住嘴、管住心,在小事小节上守住清廉大节。
4. 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约束下工作生活。主动将自身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视监督为爱护和帮助。认真听取同事、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坦诚面对批评,及时纠正不足,让权力运行更加透明规范。
清廉,是生命中最明亮的底色,是行走世间最坚实的铠甲。此次廉政读书分享活动,如同在思想深处敲响的警钟。我将以书中教训为镜鉴,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约束自身言行,将廉洁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为附院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